開欄語
國有企業之清廉,實為穩固與繁榮之基石。清廉國企建設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政治任務,對于國有企業而言,清廉國企建設是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,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不可或缺的政治保障和制度優勢。唯有堅定不移地推動維護清廉,方能促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。
為加強對年輕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,教育引導年輕干部筑牢廉潔根基,扣好廉潔從業的“第一粒扣子”,贛州建工集團審計監察部特舉辦“清廉大家談”活動,在公司微信公眾號設立“清廉大家談”專欄,邀請公司監察對象,特別是重點監察對象以及新提拔、轉崗的人員結合工作實際,圍繞“我”與崗位、與同事、與家人間的廉潔故事,談體會、講感受、說心得,以此推動清廉成為公司的良好風尚。
廉潔家風故事
項目合約部 劉聰
從學校畢業至今,廉潔是刻進我骨髓的家風烙印,更是我在工程建設領域行走的 “護身符”。父親用建筑工地的磚塊砌起廉潔的基石,母親以廚房灶臺的煙火熏染正直的底色,他們教會我:在鋼筋水泥的世界里,唯有守住心中的清白,才能讓每一根樁基都扎根誠信,讓每一面承重墻都挺起擔當。這份浸潤著汗水與溫情的家風,至今仍在我的職業道路上熠熠生輝。
臨近中秋,空氣里浮動著隱隱約約的甜香,連晚風也似乎沾染了團圓的暖意。就在此時,電話聲清晰的響起,上面顯示王總,接通后他那帶有明顯特色的聲音響起,說已經到我家門口,開門后看到他手中拎著個極顯精致考究的禮盒,包裝上赫然映著“極品月餅”幾個大字。“劉工,過節了,一點心意,不成敬意!”他邊說邊將禮盒穩穩放在我家門口。
然而,這盒閃閃發光的禮物卻仿佛是一把鑰匙,瞬間打開了我記憶深處那個蒙塵的匣子,童年中秋的影像驟然清晰浮現,一股陳舊煙草的嗆人氣息似乎重新彌漫在眼前。彼時,同樣也是中秋將至,幼小的我正蹲在廚房門口,眼巴巴望著灶膛里跳躍的溫暖火苗,守候著那枚即將烤熟的噴香紅薯。一個陌生的身影踏入了我家簡陋的門檻——他是來找父親商量蓋房事宜的包工頭老張。他熱情地遞上一盒紅塔山香煙,煙盒在昏暗燈下泛著油潤的光澤,父親的目光卻如鐵石般堅硬:“老張,拿走,我不抽這個。”父親的聲音不高,卻像屋檐下懸掛的冰棱,帶著不容置疑的冷硬。老張訕訕地縮回手,那盒煙最終被父親毫不猶豫地擲入灶膛,瞬間騰起一股青煙,那嗆人的味道混著烤紅薯的焦甜,竟成了烙印在我心口永難消散的復雜氣味。幼時的我,委屈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,實在不明白父親為何如此不近人情,讓那盒好煙在火中化為灰燼,也連帶燒毀了我對節日的一絲甜蜜期待。
王總熱情的告辭聲將我猛地拽回現實,我心中卻翻涌起層層疊疊的浪濤。我低頭凝視著柜子上那個華美得刺眼的禮盒,它像一塊灼熱的炭,燙得我幾乎站不穩。父親那句用粗糙方言說出的家訓,此刻如同山谷回音般,在我耳畔反復震蕩:“你記住嘍,不是自己掙的,半根毛都嫌燙手!”——那聲音穿過二十載光陰,竟比眼前這盒東西更沉、更燙。
來不及細想,轉身便沖了出去,將禮盒塞回他手中:“王總,您的心意我懂,但這禮,實在受不起。”他驚愕又尷尬地僵在原地,我望著他瞪大的雙眼,喉頭滾動了一下,艱難又無比清晰地吐出那句心底的話:“您這……不是讓我拆了老劉家的灶臺么?”話音落處,王總臉上的表情凝固了,仿佛被這樸素到近乎笨拙的理由所擊中,他提著禮盒的手微微垂落,最終沉默地點了點頭,什么也沒再說,開車緩緩離去。
薪盡火傳,并非虛言;原來所謂家風,正是這生生不息的火焰,它默默燒盡虛浮的贈予,只留下筋骨與清白,于無聲處照亮后世每一次歧路前的決斷——那用自己雙手掙來的燈火,才是人間最安穩恒久的光源。
來 源 | 贛州市紅旗村傷科醫院項目
編 輯 | 彭津梁
編 校 | 劉 鸰
編 審|王龍生
終 審 | 王秋平
掃碼關注公眾號 掌握最新動態